有效硬化層深度(DS):是指從零件表面到維氏硬度等于極限硬度那一層之間的距離。
極限硬度(HVHL):是指零件表面所要求的最低硬度(HVMS)乘以系數,通常HV1試驗力系數可以選用0.8,也可以選用0.9或者更高(如零件表面硬度320HV,那么極限硬度=320X0.8=256HV)。
1、試驗力的選擇
---通常選用顯微維氏硬度計,試驗力通常選用HV1(9.807N),也可選用4.9N-49N范圍內。
2、 檢測
a、檢測應在規定試樣表面的一個或者多個區域內進行,并在圖紙上注明。
b、檢測試樣的制備:
--- 應在垂直淬硬面切取試樣,切斷面作為檢測面。檢測面應做好磨拋處理,使其達到光潔如鏡。在切割、磨拋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工件過熱、變形、出現倒角等。
c、硬度檢測:
---硬度壓痕應當打在垂直于表面的一條或多條平行線上,而且寬度為1.5mm區域內,最靠近表面的壓痕中心與表面的距離為0.15mm,從表面到各逐次壓痕中心的距離應每次增加0.1mm。當表面硬化層深度大時,各壓痕中心的距離可以大一些,但在接近極限硬度區域附近,仍應保持壓痕中心之間的距離為0.1mm。
d、測量結果:
---用垂直表面橫截面上的硬度變化曲線來確定有效硬化層深度。由繪制的硬度變化曲線,確定從零件表面到硬度值等于極限硬度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感應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層深度。
備注:一個區域內有多條硬度變化曲線時,應取各曲線測得的硬化層深度平均值,作為有效硬化層深度。有效硬化層深度用字母DS表示,深度單位為mm,例如硬化層深度0.5mm可以寫成DS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