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電、樊東黎Pys熱處理技術網 — 熱處理行業的超級智庫 CHTE 最全的熱處理技術信息網站 熱處理技術網 CHTE
1)唐電 福州大學教授,福建省熱處理學會理事長,全國熱處理學會理事Pys熱處理技術網 — 熱處理行業的超級智庫 CHTE 最全的熱處理技術信息網站 熱處理技術網 CHTE
2)樊東黎 教授級高工,全國熱處理學會榮譽理事長、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榮譽理事
2、中國的代熱處理進展
落千丈熱處理是機械工業中的一基十分重要的基礎工藝,對提高機電產品內在質量和使用壽命,加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人們認識到這一點卻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和很大的代價。由于熱處理影響的是產品的內在質量,它一般不會改變制品的形狀,不會使人直觀地感到它的必要性,弄不好還會嚴重畸變和開裂;破壞制品的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致使制造過程前功盡棄。所以在我國的制造業中長期存在著“重冷(冷加工)輕熱(熱加工)”現象,以致這個行業一直處于落后狀態。
由于工業基礎的薄弱和在戰爭中遭受的破壞,我國的熱處理在40年代還僅僅屬于一種作坊式的生產,尚未形成實質性的產業。在工科院校中無熱處理的專門學科,因而也缺乏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當時的熱處理操作大都是家傳技藝,籠罩著神秘氣氛,處于十分落后的境地。
我國的熱處理產業起源于50年代初蘇聯援建的156項企業。其中的機械工廠都設熱處理車間和工段。購買了大批蘇制熱處理設備、包括箱式、井式、鹽浴等30、40年代水平的電阻加熱爐,并相應建立了第一批按蘇聯圖紙生產這些類型設備的電爐廠。一些高等工科學校經過院系調整后、創建了包括在機械制造工藝系中的熱處理專業,于1954~1956年培養出了第一批專科和本科的熱處理專業正式畢業生。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還有從蘇聯學習歸來一批熱處理專業的留學生。陸續建立的一些科研機構和專院校,基本上能按照材料和應用發展的步伐開展熱處理基礎和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涌現出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由此,從人才培養、研究與開發,生產技術的革新和設備制造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專業體系。
由于科研和生產應用的脫節,對革新生產設備的忽視以及長期閉關鎖國造成的目光短淺,上世紀60、70年代的機械、冶金工廠的熱處理生產技術沒有出現明顯的進步。直到80年代實現了和國際社會的溝通,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些大型骨干企業的生產技術有了明顯的改觀。
2.1 熱處理行業現狀
據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在制訂國家熱處理行業“十一,五”規劃時的調查,2003年我國的熱處理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基本情況:
2.1.1 企業總數
全國全能企業熱處理廠、分廠、車間、股份制、民營熱處理企業約1500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約占80%,有12000家;個體民營和股份制企業占20%,約3000家。由于內地許多地區在進行國營中小企業改制,華東、華南沿海城市民營企業仍在不斷涌現,也有不少外資企業準備在沿海城市設熱處理加工廠,“十五”后期民營與股份制企業總數仍會繼續上升。
2.1.2 熱處理員工總數
按全國熱處理廠點15000家,每家平均員工25人計,全國員工總數約37萬人。其中,企業技術人員比例平均 為8%,約37萬人;管理人員約9%,約3.3萬人。
|